由于雞群飲水系統處于封閉狀態,且經常在飲水中添加藥物或維生素,因此極易形成生物膜。生物膜內蓄積大量病原微生物,致使飲水發生污染,增加雞群感染疾病的風險。水線內形成的生物膜還可以降低管道供水能力和用藥效果,給養雞生產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。
1生物膜形成原因
首先,雞群飲用水的水質較差,尤其是里面泥沙、細菌含量超標時,很容易在水線管道內沉積下來形成生物膜。其次,雞群飲水量少,管道內水流速度緩慢,給微生物極易沉積和黏附管壁帶來機會。同時雞群最舒適的生活環境溫度為20℃左右,這個溫度對飲水系統內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非常有利,為此給生物膜的形成營造良好條件。另外,在預防和治療雞病過程中,為了節省人力和時間,往往選擇在飲水中添加藥物,有的藥物容易沉淀或黏附在管壁內側,促進細菌繁殖和形成生物膜。
2生物膜形成過程
2.1黏附期
飲水中細菌含量超標時,這些細菌就會浮游于飲水中,隨著與飲水管道內壁接觸次數的增加,就會逐漸黏附在管道內壁上,然后逐步形成生物膜。此時管道內壁細菌僅僅黏附很少的微生物或其他物質,如果水流速度加大,就會與管道內壁發生分離,重新開始游離于飲水中。由此可見此時的生物膜是可以逆轉的,及時沖洗和消毒水線管道,能夠預防生物膜的形成。
2.2生長期
飲水管道內壁黏附上細菌后,就會激活一些相關的生物膜基因,不僅細菌加快繁殖速度,增加細胞外聚合物數量,還會黏附更多的其他物質和微生物,最終成為微生物菌落且緊緊地黏附在管道內壁,大大增加消除生物膜的難度。此時管道內水流速度加大,也很難將生物膜沖下來,屬于不可以逆轉的生物膜。
2.3成熟期
經過生長時期的生物膜,整個微生物菌落在群感效應作用下,不僅可以將營養和酶類輸送給菌落,還能夠將代謝物很快排泄出來,形成一個組織分明、結構嚴謹的完整生物體,從外面看呈堆樣或蘑菇樣,高高凸起來,此時能夠對管道內的水流產生阻礙作用,甚至降低水線的供水能力。
2.4擴展期
此時生物膜很快蔓延或相互聚集起來,占據管道內大部分容積。有的與大菌落分離后,可以游離出細菌,能夠污染飲水和進一步擴展形成新的生物膜。如果將水線內的飲水放出來,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許多絮狀物,雞群飲用這樣的飲水,肯定會長期受到消化道疾病的困擾。
3對雞群產生的影響
3.1降低水線供水能力
在生物膜經過成熟或擴展期后,就會縮小管道內容積,對水流產生阻擋作用,進而降低水線供水能力。尤其在炎熱夏季,雞群需水量較大時,如果管道內生物膜蓄積,就會加大熱應激給雞群帶來的危害。同時生物膜也會黏附在飲水系統的過濾器、飲水乳頭或加藥器等局部,致使飲水系統的過濾能力和壓力下降,還會造成飲水乳頭的漏水或堵塞。
3.2影響用藥和消毒效果
雞群發病后一般需要在飲水中添加藥物來治療,如果水線管道內黏附生物膜,里面富含的致病性微生物就會消耗一些抗生素,最終降低用藥效果或增加用藥成本。為了降低飲水中病菌對雞群的侵害,需要對飲水進行消毒處理,生物膜內的病原微生物也會降低消毒藥物的效力,從而降低飲水消毒效果。
3.3感染各種疾病
進入擴展期的生物膜,在飲水流動過程中,部分可以從管道內壁脫落下來,里面含有的致病菌會對飲水產生污染,雞群攝入后增加感染各種疾病的風險。輕者促使雞群出現飲水和采食量不足,生長減緩等癥狀,嚴重時會降低雞群生產性能。
3.4影響飲水免疫效果
在給雞群接種傳染性新城疫和支氣管炎等弱毒活苗時,通常采取飲水免疫方式,在節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的同時,還減少免疫帶來的應激。如果水線管道內黏附生物膜,就會消耗掉一些疫苗毒力,對疫苗效價產生影響,致使疫苗免疫效果大大降低。
4預防生物膜形成的措施
4.1保證飲水質量達標
在選擇水源時必須經過嚴格化驗,是保證水質達標的基礎。在日常生產中制定飲水質量管理計劃,建議飼養人員定期在飲水中添加消毒劑,殺滅水中存活的病原體,避免其在管道內定植和黏附,達到提升飲水質量的效果。
4.2加強清洗和消毒
日常生產中定期對飲水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,及時將黏附在管道內壁的病菌沖洗掉,避免微生物的沉積。尤其是生物膜處于黏附期,進行有效沖洗和消毒,利用較大的水流促使生物膜處于游離狀態,有效降低生物膜的形成。一旦生物膜進入生長期,就會處于不可逆轉的形式,促使生物膜快速形成。一旦飲水中添加了抗生素或添加劑,必須在使用后立即進行徹底沖洗和消毒,避免這些物質沉積于管道內部,為生物膜的形成提供營養。
4.3選擇高效低毒消毒藥物
生物膜處于不可逆轉的后期,需要選擇刺激性小、無毒副作用的消毒劑來浸泡,能夠清除管道內壁的生物膜。生產中常見的有過氧化氫類、酸制劑、臭氧類等消毒藥物,建議在晚上雞舍關燈后,將消毒藥物灌入整個飲水系統,對水線進行充分浸泡,在早晨雞群飲水前把水線內污濁飲水排放到舍外,并進行徹底沖洗后,再放入清水讓雞群飲用,這樣能夠有效減少生物膜對雞群產生的危害。
客戶是永遠的朋友 ,人才是勝利的資本。